生命科学学院孙杨在高效微生物连续催化生产技术新策略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9-09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孙杨副教授在生物工程国际知名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ontinuous catalytic production of 1, 3-dihydroxyacetone through sustainable system using perfusion culture and immobilized cell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连续催化甘油生产1, 3-二羟基丙酮(DHA)的新策略,为生物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相关产品的生产提出一种高效生产的新途径。
淮河医院王军朋团队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方面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3-09-09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肝病,能够影响全球所有年龄组的个体,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但AIH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虽然激素类药物是AIH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一些患者的反应不佳,导致出现耐药性或复发情况。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从标准治疗中获益的患者至关重要。
物理与电子学院刘仁明/郭立俊团队在等离激元-确定性单激子室温强耦合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09-09
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刘仁明/郭立俊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刘景锋教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吴琳教授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等离激元与确定性单分子激子室温强耦合作用,在等离激元-单激子强耦合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Deterministic positioning and alignment of a single-molecule exciton in plasmonic nanodimer for strong coupling”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物理与电子学院张杰磊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3-09-09
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张杰磊团队利用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采集的100亿J/y数据产生的“Λ-bar束流”,对反超子-核子反应过程Λ-bar p→Λ-bar p进行了研究,这是反超子-核子散射过程的首次测量。相关研究成果以First Study of Antihyperon-Nucleon Scattering Λ¯𝑝→Λ¯𝑝 and Measurement of Λ𝑝→Λ𝑝 Cross Section为题发表在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物理与电子学院路浩为团队在《Nano energy》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3-09-09
物联网(IoT)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制造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巨大便利。传感节点作为IoT中的感知端口,其灵活布局对系统的功能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电网供电显然不能完全满足传感器节点移动式及分布式布局的要求,而电池供电在产生较高人力维护成本的同时也很易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开发尺寸小、输出高、性能稳定的纳米发电机成为了解决能量供给问题的最佳选项之一。